◈ 第5章

第6章

西宮的殷郊,心中其實也比較急切。

自己雖然知道事情的隱情,可是,若不抓來費仲府上的人對質,面對姜環的否認,他也是沒有辦法。

也就在這個時候,楊容從外面跑了進來,滿臉驚喜道:「太子、太子,皇后娘娘有救了。」

殷郊頓時大喜:「快說,事情如何了?」

楊容先向姜皇后施了禮,這才回道:「黃將軍已經派兵前往費府了,而亞相和兩位親王,在得知姜環有可能是費仲養的死士,則是一同前往壽仙宮面聖。」

聽此一言,殷郊也長出一口。

只要朝中大臣參與進來了,哪怕是蘇妲己,也別想隻手遮天。

……

此時的壽仙宮,紂王已經被迫召見了比干、微子啟、微子衍三人。

雖然蘇妲己明知不好,可是卻也無法阻止紂王。

因為這三人的地位實在是太高。

「皇叔,兩位兄長,不知道你們有何急事?」紂王顯得很是不悅。

比干則道:「陛下,那姜環的來歷,還有待查明,有人舉報,姜環本是費仲所養的武士,在費府已經五年有餘,臣已經私下做主,讓武成王黃飛虎帶人先將費府給嚴加看管,只待陛下一聲令下,便進府拿人,只要確定了此事,便可還皇后一清白,還請陛下明察。」

紂王皺起眉頭:「當真如此?那姜環居然是費仲所養?」

「是與不是,陛下只需要下旨拿人,稍加審問,便能明了。」

紂王的臉色陰晴不定。

正這個時候,黃娘娘也已經到來,便將審問姜環的經過講述一遍。

當然,也包括殷郊因救母心切,而殺鯀捐之事。

兩下綜合,紂王也知道,有可能冤枉了姜皇后。

想起剛才自己所下的旨意,心中也滿是對皇后的羞愧。

再想到姜環和費仲,他又圓睜二目,咬牙切齒。

「好一個費仲,枉朕將你當寵臣,可你居然養士殺我?」紂王怒道。

妲己一看不好,急忙挽住紂王的手臂,開口:「陛下,你先坐下,消消氣,臣妾相信這件事情肯定是有隱情的,不管是冤枉了皇后,還是冤枉了費大人,都需要徹查,您說是不是?」

紂王現在,對蘇妲己可是言聽計從。

微微點頭,問道:「愛妃覺得,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臣妾覺得,既然雙方都有冤屈,那不如將他們都帶過來,再由亞相和兩位親王來親自審問,也免得朝臣們埋怨陛下。」

「愛妃所言甚是。」

「陛下,您也別忘了被殺的鯀捐,妾身身邊就她這一個貼心的丫環,卻想不到無辜慘死……」蘇妲己說到此處,居然有些梨花帶雨。

紂王看了,甚是心疼,心中的怒火,也隨之轉變了方向。

道:「太子居然敢忤逆朕的旨意,擅殺鯀捐,實在是可恨,愛妃覺得應該如何處置?」

這下,不等蘇妲己開口,比干就首先躬身道:「陛下,后妃干政,乃亡國徵兆,再說,太子縱然有錯,那也是一國儲君,豈能由一宮妃子來決定?」

紂王對這個叔叔,還是有些忌憚的。

只能沉着臉:「既然如此,皇叔覺得,應該如此懲治太子?」

比干直言:「太子年幼,或許是因為救母心切,不得已而為之,如今,真相即將查明,太子雖然有忤逆聖上旨意的過錯,但殺鯀捐而救皇后,卻無過錯,反而是在保全了陛下的名聲,老臣建議,只需要禁足東宮幾日即可。」

紂王無奈:「也罷,將費仲、姜環、皇后都帶來壽仙宮,皇叔和兩位兄長親自審問便是。」

「陛下聖明!」

只是那妲己,看向比乾的目光,卻顯得有些冰冷。

紂王只能下旨,先捉拿費仲,再派兵去費府拿人,另有一道旨意,發往西宮。

……

殷郊又在西宮之中,靜等了一會。

紂王的旨意,就已經傳來,命晁雷,將姜皇后、太子、姜環,一併帶往壽仙宮。

聖旨中特別交代,皇后可乘輦。

這就標誌着,皇后的嫌疑,應該有很大把握被洗脫。

等殷郊陪着皇后,踏入了壽仙宮。

紂王就首先露出歉意之色:「給皇后賜座。」

宮女搬來了一把椅子。

皇后也不客氣,直接就坐了下來。

紂王的目光又落在了殷郊的身上,神色冰冷:「你這逆子,豈敢擅殺鯀捐?」

殷郊也在打量着紂王。

滿臉黑鬍鬚,身材高大,估計在兩米左右,膀闊腰圓,十分魁梧。

渾身上下,都滲透着一股帝王的殺伐之氣。

其實,不管是封神之中,還是歷史典籍之中的紂王,都是十分勇猛的。

年輕的時候,也是南征北戰,文武雙全。

曾經更是托住了樓閣中所塌下來的橫樑,救了先帝帝乙一命。

否則,帝乙也不會讓他這個小兒子當國君。

如今的紂王,年紀不到四十歲。

正值壯年。

若非受這蘇妲己所迷惑,也完全是一個十分合格的君王。

稍加打量對方,殷郊就將目光落在了蘇妲己的身上。

這一看,殷郊也沒有由來的心頭一驚。

實在是蘇妲己太美了。

烏雲疊鬢,杏臉桃腮,肌膚賽雪。

五官更是精美到了極致。

如出水芙蓉,似盈盈秋水,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絲嫵媚之氣,更給人一風情萬種之感。

當然,殷郊也不敢多看,目光很快又轉移到了紂王的身上。

面對紂王的質問,殷郊回道:「父王,若是兒臣在母后危難之際,卻不敢出手相助,便如同面對父王危機之時,而袖手旁觀一樣,枉為人子。」

聽他這麼一說,紂王心中之怒火,反而降低了幾分。

二人畢竟有着父子血脈之情,殷郊此言也是有情有義。

讓紂王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