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第4章

葉母喜出望外:「哎呀,我兒有出息了!」

「你兒子的出息大着呢!」

葉成幄也露出得意之色,狹長的眸子里精光閃爍,他不僅要有出息,他還要當大將軍,他還有野心搶地盤,有朝一日獨霸一方。

他不想再被人叫喊成小混混,不想再被要債的滿街追砍,不想一輩子做下三爛,做人腳下泥的滋味,他不想再嘗試第二回。

「所以,要趕快把那死丫頭送到鄉下去,從今以後,無論對誰都要說,兒子還未成家!」

「我不懂,你想做什麼?」葉母驚訝,這是要棄了落落。

做什麼?像他這種出身低微,又想往上爬的窮小子,不知凡幾,他又是那個姿容出色的,不好好利用,豈不是個傻子?

「兒子在外堅稱自己家中只有一老母親,未返回吳縣之前,很多人想要招我為婿。兒子看不上他們幾家的實力,如今,高將軍駐守青洲城,我在他手底下最低也是個校尉,尋個能給我助力的岳父,娶一個千金小姐,應是不難!」

「這……那落落怎麼辦?」

「鄉下有房有地,又餓不死她,還想怎麼樣?」

葉母心有不忍,但想到兒子的前途,可比兒媳婦的幸福重要多了,又有今早鬧着一出,若讓落落一直跟着,兒子再娶個身份矜貴的媳婦,落落還是那個受氣又受罪的,還不如讓她去鄉下守着,也算積德了!

就這樣,藤落被送回鄉下,守着三間瓦房,和房前屋後的兩畝田地過起了小日子。

楊家村不過百十來戶,先前幾日,葉家棄婦總是能接收到各種憐憫的目光,尤其是肚子凸出來之後,可憐她的人越來越多,出門撿個柴都有人幫她扛回家裡。

藤落活了十六年,受了兩年窩囊氣,終於在閉塞的小山村,在一群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身上,感受到了善意。

別人怎麼可憐她,藤落是管不着的,她只知道,自己的日子過得很順心。

離開縣城葉家的時候,葉母大發善心,給了她一包碎銀子,若是不種田,不做工,一個人吃飽不餓,花上一年半載也是夠用的。

藤落坐在屋後的門檻上,摸着小腹,想起初來楊家村那段日子,總是能聞見特殊的氣味,吃什麼吐什麼,她只以為是暑氣未消,腸胃不適。

直到入了秋,天氣涼爽,她的小肚子越來越胖,颳起西風的夜裡,熟睡中的她,幾次被小腹的抽動擾醒,感受到一陣奇異的跳動……

藤落微笑,望着遠處荒蕪的田地,心中細細地打算着,明年春天就把這塊地翻出來,種上黍米,前院的那一小塊地種上蘿蔔白菜,一年的吃食就解決了,不用花上一文錢。

時節到了,附近的山裡也有野菜和藥材,不僅自己能吃飽,還能拿去城裡換上幾文錢,這樣的日子過下去,想來也是不錯的,她從來不怕辛苦,只怕別人不把她當人。

天氣漸冷,已是十月末,再過幾日,河水就會上凍,藤落扶着五個月的孕肚,想去河邊碰碰運氣,若再能撿一條半死不活的魚,熬上一鍋魚湯,夠她喝兩日呢!

可惜,老天爺不是日日眷顧她,除了一捆柴,她什麼都沒撿到。

藤落身子不便,為了儲存過冬的柴禾,她每日都要出去很多趟,一趟背一點,也讓她的柴禾垛高聳起來。

「哎呦,我來,懷着身孕,不要抻着腰,院子那麼大的地方,隨便放就好,偏要摞得那麼高做什麼?」

隔壁院子走出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婆婆,看見藤落舉着一捆木材往柴禾垛上放,連忙跑來接過去,幫着她放好,口中也埋怨着她懷孕不注意些。

「余婆婆,沒關係的,我哪有那麼嬌貴!」

「怎麼就不嬌貴呢?每個懷孕的女人都是嬌貴的!」

余婆婆扶過藤落,說中午做的餡餅,一定要帶她回家嘗嘗,正要打開房門,就聽有人溫聲喊道:「婆婆,向您打聽個事兒。」

院門處立着一名年輕男子,身材高挑但體形消瘦,面目俊秀,隱隱透着書卷氣,但是,他身着灰色長袍,手中卻提着一個竹編的藥箱,這一身打扮怪異,倒令人迷惑,不知是個書生,還是個大夫。

「婆婆,請問,那個院子是崔家老宅嗎?」

男子抬手指向余婆婆家隔壁,那個院子荒廢很多年,院子里雜草叢生,房頂的瓦片都缺了好幾塊。

「是的呀,那是崔和家的院子,已經搬走十好幾年啦!」余婆婆一邊回憶,一邊打量着眼前的男子,見他面目有幾分熟悉,不由得問道:「你是崔家的人?」

年輕男子溫文一笑:「正是,崔和正是我的祖父。」

「哎呦,崔和在縣裡做綢緞生意,發了財,就搬去了青洲城,前幾年聽說,生意做得很大,現在可以稱一聲崔員外呢!」

「哪裡哪裡,我祖父曾經富貴過,倒是真的,可現在家族敗落也是真的……」

「哦,怎麼說的呢?」

余婆婆邀年輕男子回了屋,先給藤落拿來餡餅,囑咐她孕婦不能餓肚子,隨後和男子嘮起家常,打聽一下老鄰居的近況。

崔和原就是楊家村的富戶,祖傳的田地就有十幾畝,家裡人口也簡單,一妻一子一女,又是個頭腦靈活肯鑽研的,在縣裡頭倒賣綢緞嘗到了甜頭,再加上多年積攢,生意越做越大,五十多歲時候發了一筆橫財,直接將村裡的田地賣給本家,帶着妻女到青洲城置房置地開買賣去了。

那些年,一說起來誰家日子過得好,崔家總要被搬出來念叨一番,可是十幾年過去了,曾經的榮耀落幕,崔家只剩了一根病怏怏的獨苗,孑然一身,又要回到老家討生活。

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成功長遠不長遠,全看他的子女爭氣不爭氣。

崔和是精明能幹,可他的兒子卻是個吃喝嫖賭的,只生下一個有不足之症的崔千里,而後,整日混在花街柳巷,敗壞了身子,就再未能生育。

等到崔老爺子去世,崔千里又是靠葯吊著命的病秧子,不過三五年的功夫,崔家便一窮二白。

來時風風光光,去時凄凄慘慘,崔千里解決了一些瑣事,了了心愿,本着自己沒幾天活頭,想回老家看一看,死在青山綠水間,也算落葉歸根,當成人生美事。

余婆婆一陣唏噓,人生無常,紅紅火火的日子,說完就完了。

「你放心,你祖父在村裡人緣不錯,你回到村裡居住,也不會有人難為你,村裡人雖是粗鄙,但個個都有一顆善良之心,午後我就去通知村裡能張羅事兒的人來,幫你修砌房屋。」

「謝謝婆婆……咳咳……」崔千里咳嗽不斷,臉頰憋的通紅,身子抖得如秋天的落葉,身上的衣衫都顯得空曠起來。

藤落都替他難受,余婆婆更是忙着倒水扶後背,好一會兒崔千里才能調勻呼吸,抱歉地笑笑:「不用擔心,是老毛病,一日里總要咳上幾回。」

「可吃了葯,若是不管用,明日去隔壁村子尋駱大夫求個偏方。」

「沒用的,天生的毛病,不是葯能治好的。」

「唉……那可要多注意些,這麼冷的天,你穿得如此單薄,可不行啊!」

「我從青洲出發時,正是秋季,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風景,走了近兩個月,還不知道家裡什麼情況,修葺房屋也需要銀兩,等我把住的地方料理完,再去城裡買件棉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