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第9章

打贏這場戰爭的理由似乎又多了一個。

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的趙括,何曾見過如此凄慘之場景。

震驚、憤怒、不解與恐懼一齊襲上心頭,直至此時,趙括似乎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在一個怎樣的時代——那是禮崩樂壞的戰國,視人命如草芥的戰國,一個比誰的下限更低、誰更無恥誰就能贏的時代。

從何時起,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證,而高尚只能成為高尚者的墓志銘?

是張儀的無恥?秦王的無信?還是秦國的無所不用其極?

華夏者,服章之美為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華夏大地,本不該是這樣的。

即便達不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的大同世界,也該是「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的所謂小康社會。

唯獨不該是這人吃人般的世界。

打贏這場戰爭,讓儘可能多的趙軍儘快歸家,讓這道邊少些餓殍。成了趙括腦海中的一道執念。而隨着這道執念的形成,一個對戰的藍圖也慢慢在趙括心中形成。

「傳令!」趙括對着一旁的行軍司馬說道。

「在!」許歷立即勒住馬頭答道。

「傳令大軍:見白骨者,皆就地掩埋,立碑曰:趙國之無名氏,沒於長平久戰。」趙括指着路邊的皚皚白骨,冷着臉緩緩下令道。

「是!」許歷立即答應道。

埋骨立碑,既是對這些枉死的百姓的聊勝於無的尊重與慰藉,更是趙括提升大軍士氣的手段。

沒有什麼比親自將白骨埋葬更能令人記憶深刻了,而簡簡單單的碑文更是在向全軍將士們宣貫着此行的意義——止長平之戰,為了身後的父老姐妹。

果然,輪流埋葬白骨的軍士雖然在埋骨立碑之時面色戚戚,甚至有多抱怨之語,但漸漸地,悲戚之色被冷峻與凝重所替代,而看向遠方的長平戰場的眼神之中,又多了一分堅毅與決絕。

誰人無父,誰人無子?

為父為子,不使埋骨於荒野。此戰,趙軍必勝!哪怕搭上自己的性命。無數的趙軍士卒在心底默默下定着決心。

自覺或是不自覺的,腳下的步伐也快了幾分。

……

第三日巳時許,連夜趕路的趙括所部便提前抵達故關城下。

「上將軍!」城門口,都平君田單雙手抱拳迎接着趙括的到來。

一個鷂子翻身,趙括和麾下騎兵便已翻身下馬,馬韁一甩,身邊的親兵一把將其接住。

「田老將軍辛苦!」趙括亦雙手抱拳回了一禮道。

「上將軍跋涉辛苦,還請城中休息。」說著話,田單便將趙括往城裡請。

趙括也不客氣,轉過頭對許歷吩咐道:「安頓好諸軍。」

「是!」許歷自然一口答應。

「老將軍!」趙括吩咐完麾下,卻也沒有入城休息的打算,隨即對田單說道:「休息就不必了,老將軍早來兩日,想來已經對百里石防線有所了解,本將先行巡城,老將軍且與本將同行。」

「是!」田單點點頭答應着,抬頭看着故人之子,顯然對於其雷厲風行的作風頗為滿意。

城頭之上,田單略略落後趙括半步,並向而行。

故關之中,早已成為一座大的軍營,數以千計的營帳以**大帳為中心,鱗次櫛比地排列着,期間更有士卒來往巡邏不絕以策安全,軍陣之嚴整,堪稱典範。

許歷所帶的數萬大軍幾乎只需按部就班便可入駐,顯然,這些都是田單田老將軍這兩日的功勞。

「田老將軍,辛苦了。」趙括看着如此嚴整而周全的布置,頗為滿意地誇讚道。

「為國效力,此份內之事也,不敢言說辛苦。」田單當然明白趙括說的是什麼,只是身為老將,也只是謙虛地回應道。

聽話聽音,隨時謙虛與客氣,趙括自然也聽明白了田單話里話外的疏遠的感覺,畢竟自己作為後輩,又是政敵的後人,能如此應答,已經算是客氣了。

原本如此,趙括已經很滿意了。可是,在趙括最新的藍圖之中,田單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便趙括心中並不願意,也不得不稍稍拉進些距離。

趙括並沒有直接詢問故關和百里石長城防線的情況,反而問起了田單對於此戰的看法。

「田將軍!」趙括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着田單,緩緩說道:「不知田將軍對此戰看法如何?」

看法?

田單在心中默默甩了個白眼,哪有什麼看法,又還能有什麼看法。明眼人都知道此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就你這個愣頭青願意來趟這趟渾水了。要不是欠了平原君一個大人情,自己說什麼也不會跟到故關來。

似乎看出了田單心中的無語,不待田單回話,趙括便搶先作答。

「以本將觀之,我軍守城尚有不足,大王強令進攻,既是缺糧之無奈之舉,亦是取敗之道也。」趙括輕輕嘆了口氣,目光轉向城外遠處丹水的防線,緩緩說道。

「看來還不傻。」田單在心中默默想着,只是既然知道必敗,又何必……

「因為,本將不來,亦會有李括、王括,來此替換廉頗將軍,行進攻之舉。」趙括似乎又一次看透了田單內心的疑問,不待其提問便已作答道:「既是如此,到不如本將親來,至少能節約些時日。」

淡然一笑間,趙括又將話題往回引導:「可惜田老將軍乃齊國人,趙王不可能將全部軍力交付將軍,否則……」

「便是本將親往,亦不會比廉頗將軍做得更好。」見趙括將話題牽扯到了自己身上,田單趕忙打住道。

「是呀!」趙括嘆息道:「秦軍虎狼之師也,帶甲之士以百萬稱,能守住已是不易,況進攻乎!」

「可是,我大趙拖不起了啊!只可惜,此戰過後,不知趙國還能剩下幾個青壯?」趙括繼續嘆息道。

嘆息聲中,各自若有所思的二人的目光,隨即飄向眼前的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