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第6章

「只是如此的話,本君豁出這張老臉,也為你請來田單田將軍。」平原君略略思考之後,向趙括做出承諾道。

「如此,多謝平原君了!」趙括微微點頭道。

「最後一個請求。」趙括笑着看向平原君,平靜地說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語:「本將要權!」

「前線四十萬大軍,自廉頗將軍以下,皆聽命於將軍。」平原君明顯對趙括要權的想法早有準備,甚至比趙括還要關心他對軍隊的掌控:「王命特許,但有不從將軍之令者,將軍可先斬而後奏也。」

原以為趙括會對王上和自己的如此安排感激莫名,可趙括對此卻是淡淡一笑,根本不尿。

歷史上即便沒有所謂的王命特許,一樣帶着數十萬大軍在絕境中苦守四十六天,甚至只有自己徹底倒下,大軍這才投降。其軍中威望可見一斑,根本無需什麼王命特許。

而趙括所謂的權利,卻也不是指的軍中的權利,因為在趙括的謀劃之中,若是只有軍中的這點權利,根本無法打贏這場該死的戰爭。

「本將所要之權,非只軍中指揮之權。」趙括搖搖頭,輕輕品了一口杯中茶水,緩緩說道:「本將所需者,乃戰役之絕對指揮之權,如何開戰,何時開戰,如何決戰,如何戰罷,甚至一切有利於戰事之事,本將皆需一言而決之。」

「這?」平原君略略皺眉,對於趙括所要的指揮權,本是應有之意,可問題就怕趙括有了此權之後,便學着廉頗固守不出啊!

「三個月!」趙括豎起三根手指,似乎已經看透平原君的糾結:「以三月為限制,三月之內,還請王上、君上放任本將施為,若三月之內不得結束,末將引頸待戮。何如?」

「將軍嚴重了!」平原君笑着說道:「只要將軍能夠儘快轉守為攻,無論本君或是王上,都會信任將軍的。」

「轉守為攻,在您和王上眼中,不過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可是在前線卻是頗為繁瑣的一件事情,從哪進攻,由哪只部隊打頭,又由哪只隊伍殿後,遇到秦軍強力阻攔攻擊不暢怎麼辦,攻擊順暢後續部隊如何展開,等等都是問題。」趙括耐着性子為平原君一一列舉着轉守為攻的注意事項,目的只有一個:讓他明白進攻之難,從而為自己爭取到想要的自主之權。

果然,面對專業層面的降維打擊,頗為擅長辯論的平原君也只能熄火,靜靜地看着趙括的表演。

「如此,便依將軍所言。」平原君顯然也意識到自己這個門外漢想要去指揮在如今的戰爭顯然是不夠看的,當即答應道:「以三月為限,三月之內,老夫拼盡全力,必不使朝中為難將軍之令。只是三月之後,恕老夫恐無能為力。」

趙括聞言,認真地點了點頭,三月之期,應該足夠自己打完這場該死的戰爭了吧!隨即端起身前茶盞向著平原君遙遙一敬,而平原君亦舉起茶盞回敬趙括,一切都已在不言之中。

送別了平原君,轉過頭,趙括便來到了趙母的堂內。

六月的天,已是酷夏之暑,草木葳蕤的庭院之中,幾尾蜻蜓掠過,伴着幾許乾燥的微風,吹過檐下風鈴,叮叮噹噹的響聲伴着聲聲不息的知了叫聲,肆意而緩慢地撥弄着人的心弦。

一通見禮,坐在上首的趙母卻是恍如木頭人一般,除了一個淡淡的「起」字再無其他言語,臉上的寒意更是在這酷夏中凝成了霜看,刮都刮不掉。

顯然,趙母已經猜到了平原君此來的目的,也更猜到了趙括迫於壓力無奈答應出戰的舉動。

一想到趙括即將奔赴兵凶戰危的前線,趙母的心中便如同刀絞一般的疼。

見母親不說話,趙括也不敢說話,只得老老實實地肅立在一旁。

知了仍在不知疲倦地叫着夏天,後堂中的僕人也已經開始為趙括收拾起行李,一切都如四季更替一般,無可拒絕,不可避免。

良久,趙母終於開口,問道:「一定,一定要上戰場了嗎?」

聲音,不自覺地有一絲絲地顫抖。

「嗯!」趙括沒有更多的解釋,只是低低地應諾了一聲。母上能有此問,以母上的智慧,那就說明她已經知道了目前的狀況。

趙母雖然對這個答案已經有所準備,但終究從自家兒子的口中得到最終的答覆,心中悲戚之心卻還是忍不住湧現了出來。

不知不覺中,眼中已滿是淚光。

趙括剛想上去寬慰自己母親幾句,那邊趙母卻先發聲了。

「能,能。」趙母微微哽咽着:「能贏嗎?!」

趙括當然明白,母親這不是在問打仗能不能贏,而是自己能不能活着回來。趙括也自然想要拍着胸脯跟母親保證定能得勝而歸,可惜知子莫若母,自己拍胸脯的保證恐怕不僅不能讓母上打消疑慮,還會讓她更加的擔心。

沒辦法,趙括只能七分真三分假地告知母上。。

「不敢欺瞞母親大人,無論能力、威望、經驗,孩兒都相差廉頗將軍遠也!」趙括緩緩訴說道:「好在王上也不是想要孩兒帶兵打敗秦軍,將大軍主力帶回來,孩兒還是有信心的。」

看着母親大人眼神之中還有不少疑慮,趙括趕緊繼續說道:「為防萬一,孩兒還請王上派都平君田單將軍壓陣,斷不至於出現危險。」

「都平君?」趙母聞言一愣似在回想其人,又似在疑惑此人身為亡夫的政敵,怎會相助自己的孩兒。但好在田單雖然是趙奢的政敵,趙奢對於他的評價倒也不低,再加上在齊國時候,寧願遠走也不反叛的品質,使得趙母最終也算是信了趙括的解釋。

「若是能得都平君相助,此役確多了幾分把握。」趙母略略點頭,隨即又囑咐道:「上了戰場,切莫擅作主張,凡事多與都平君、廉頗將軍商議。」

「是。孩兒記下了。」見老母親終於鬆口,趙括七上八下的心也終於放下,隨即趕忙答應道。